-
CERNET全力护航高校在线教学
“为了保证高校全面开展在线教学的需要,CERNET网络保障进入战时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CERNET网络中心主任吴建平在2月15日举行的CERNET疫情防控网络保障视频会议上说。 2月15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网络中心下发紧急通知,并召开视频会议对疫情防控期间CERNET网络保障工作进行部署落实。位于全国36个城市41所高校的CERNET专家委员会成员、核心节点主任及技术运行负责人近100人参加了视频会议。 会议就全国高校陆续开展在线教学的保障工作进行了战前动员。会议特别听取华中科技大学负责人介绍武汉核心节点在严峻疫情中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岗位职责、保障网络运行的情况。会议特别强调,CERNET/CERNET2各核心节点网络中心全体同志,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时期CERNET网络保障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做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网络就是岗位。 据悉,2月6日,CERNET 网络中心就发出了《致 CERNET 全体用户单位的一封信》,推出了包括“重点保障教育网主干网的国内外高质量互联互通,免费按照用户单位应对疫情需求调整带宽”等最新政策,截至2月12日,已为153个用户单位免费升级带宽65.6G。CERNET各节点网络中心及赛尔网络公司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用户沟通,了解用网需求,确保服务质量。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为校园筑起阻挡病毒的“长城”
从学校1月中旬放寒假起,金正辉和覃维星就没休息过一天。 管控校门,为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量体温、核查身份,遇到发热者立即引导到指定地点就诊;巡逻、巡查,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武汉理工大学这两位保安队长和一众保安队员,每天24小时风雨无阻地轮值上岗完成这些工作。像他们一样,在全国各高校还有数不清的保卫干部和保安队员,坚守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在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中,高校保卫队伍作为校园防控一线的重要力量,恪守“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郑重承诺,努力将疫情挡在校门外,为广大师生员工筑起了一道道阻挡病毒的“长城”。 疫情就是命令,校门就是战场 上午7点,潘亮的一天从整理内务开始。作为武汉大学工学部茶港门岗组组长,为保证工作效率,他住在了学校的值班宿舍。确认组员们防护服、护目镜都穿着到位了,潘亮才能放心带领大家接班上岗。 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武汉大学多次升级校门管控措施,目前仅保留4个非封闭校门,全部实行严控,未经批准,校外车辆及人员一律不允许进校,所有进校人员需进行身份核验和体温检测,严管举措的实施只为切实守好学校“第一道关卡”。由于穿着防护服,上厕所不方便,执勤者们只能尽量不喝水、少喝水。 “战时状态要有非常举措。”正如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宝生指出的,防止疫情在校园蔓延要严格管控学校校门。 对高校保卫队伍来说,疫情就是指令,校门就是战场。 “我们要坚决控制好校门,不能打滑头仗,我们啃的就是硬骨头。”在天津大学保卫处防控疫情工作动员会上,保卫人员们用掷地有声的宣示,表达着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 因为人员不足,天大保卫干部只能一个人当几个人用,四处“救火”。很多人连续几天住在办公室,饿了就泡一碗泡面,吃完继续回到岗位上坚守。 面对困难,共产党员总是冲锋在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保卫处党支部设立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岗,支部17名党员全部踊跃报名,做好执勤、测温、登记、消毒等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 北京化工大学启动抗疫防控措施后,保卫处干部徐津生立即主动放弃休假要求在校值班。巡查校园的每个角落,哪个实验室封条被撕、门锁未落、灯光未关……一些看似细小的问题都被他的“火眼金睛”一一识破。已经在学校工作40余年的老徐马上要退休了,驱使他放弃跟家人团聚的时光、冲向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是作为一名老党员的责任感。 做有温度的守护者 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难免会带来诸多不便。 学校里家属区的居民一早出去买菜,认为出去一小会儿“没必要查得那么严了”;有的老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里住了一辈子,突然要凭校园卡进出,一时想不通……如是种种问题,很多执勤者都会遇到,对家属区在校园里的高校来说尤其突出。 在守护好校园的同时,面对不理解、发牢骚甚至责难,如何做好解释工作是摆在高校保卫队伍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我们的保卫人员,平时与人交流不多,大多不善言辞。”长沙理工大学保卫处副处长高顺利说,类似的场景多的时候每天甚至会遇到几十回,“疫情不断发展,给出行带来不便,有师生和居民不理解是经常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专门要求全体保卫干部、保安,做“有温度”的守护者。对校内师生员工、家属区住户、社会人员等不同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各种质疑,执勤人员耐心解释,周全处理,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和配合。 师生和居民的求助,也是执勤者需要经常面对的一项工作。 一次执勤时,潘亮遇到一名腿脚不便的老教师到门岗处求助:家中生活用品已经用尽,因交通不便无法出行不知如何是好。潘亮二话不说,主动牺牲自己的午饭和休息时间,买好了生活必需品送到这名老教师家里。同样,对于几名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教师,潘亮和同事们利用各自短暂的休息时间在校门口签收快递后,把东西逐一送上门。 2月6日上午,武汉大学保卫部接到通报:一名未穿鞋、未戴口罩的老人在文理学部校医院附近游荡。找到这名老人后,执勤人员发现老人话语不清,只能先护送老人到校医院,同时联系学校相关部门查询信息。经过多方联系,获知情况的老人家属赶来把老人接回家,保卫干部们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我们看到了许多人面对疫情的责任感和乐观精神。希望疫情早点过去,相信武大的樱花再度绽放时,依然能有游人如织的场景。”武汉大学保卫部副部长吴有云说。 面对疫情,他们甘做“逆行者” 薛超怀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校卫队副队长。从2000年起,每年春节他都留守校园让其他队友回家过年。今年是他父亲七十大寿,原定大年初三回家给父亲过寿的他最终还是失约了。疫情形势严峻,留校值守的人员不多,门岗安保工作十分艰巨,他主动申请留校。“这个时候,我绝不能走。”薛超怀坚定地说。 疫情来得突然,又适逢春节休假,很多学校部署封校时,不少保卫干部和保安或已回到老家或正在回家的路上。像薛超怀一样,在回到学校坚守抗疫一线和跟家人团聚之间,他们中的很多人选择了前者,义无反顾地选择做疫情中的“逆行者”。 上海财经大学校卫队员徐春龙和徐东东是亲兄弟。春节前夕,兄弟俩原本打算交替回家探亲,一个除夕走,一个大年初五走。在山东老家,他们不仅有年迈体弱的老人,还有各自的妻子和儿女。 疫情当前,1月22日,他们主动退掉车票,要求留在学校。最近,虽然也有不少保安陆续从老家返沪,但因需要按规定隔离观察数日,因此,严守校门的压力依旧较大,兄弟俩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足6小时。“这就像为自己家做事一样,为家人做事,哪里会有吃亏一说。”徐春龙和徐东东质朴地说。 北京化工大学的保安老赵,大年三十晚上才乘火车回到山东老家,接到学校通知后,大年初二一早就匆匆辞别了家人踏上返程路。在老赵看来,返岗、站岗都是他作为一名保安应尽的责任。“俺必须听从指挥,指哪打哪!” 校园里,岗亭前,保卫工作者们用自己平凡的工作诠释着担当与使命,为广大师生筑起了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记者 李澈)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切身感受到自己和国家的命运如此紧密”
“网上关于你们医院急需口罩和防护服等物资的信息是准确的吗?”“请问你那里是否真的有两吨消毒水出售?”“我们已采购到了医疗物资可以捐赠,请问你们医院的收货地址在哪里?”武汉疫情暴发后,从大年初一到初五,像这样的电话,杨泽晗每天都要拨打上百通,成了父母眼中繁忙的“话务员”。直到最近,他还在通过电话为武汉的部分医院联系车队,帮助因封路困在武汉周边地区的医务人员,尽快回到武汉的方舱医院救援一线。 今年1月上旬,杨泽晗所在的武汉工商学院放寒假,他像往年一样,回到内蒙古老家。武汉疫情暴发后,杨泽晗和武汉“鲁磨路救援会”的队友们通过微信群快速组织和行动起来。杨泽晗主要负责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核实,以及调度分配救援物资。从初一到初五短短5天里,他协助团队筹集到1000多人的善款,为湖北省内医院提供了价值40余万元的救援物资。 “鲁磨路救援会”由300多名武汉市鲁磨路“vox live house”的乐迷组成。1月23日武汉封城后,这群年轻人通过线上救援群,开始自发组织网上募捐和运送医护人员的车队。 “往日300多人在群里聊天灌水,现在则被各类救援信息刷屏。”大年三十晚上,杨泽晗看到募捐信息后,立即捐出了自己的积蓄,并自发加入到核心团队,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行动。 从最初分不清口罩的型号和防护服的类型、规格,到只从编号就能看出是工业用品还是医用;从略有羞涩到言简意赅雷厉风行,杨泽晗在每天100多通电话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病毒灾害虽然会放大生命的脆弱,但八方紧急驰援更能放大爱的力量。 回想起自己自然而然投身这场疫情阻击战的一幕幕场景,杨泽晗依然激动不已:“看到自己熟悉的武汉,突然遭遇这样的劫难,我心里特别难受,就想为她做点什么。每天,电视里、网络上浮动过的无数个救援瞬间,让我一次次热泪盈眶。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自己和熟悉的武汉、国家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什么叫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非常时期,信息零乱、繁杂,需要反复确认。有人在网上声称自己有两吨消毒水,结果电话打过去是空号;有些关于医院的信息转发后出现错漏,在联系对方时被告知打错了;甚至还有想浑水摸鱼冒领物资的情况出现。“最后我们发现,还是自己一笔笔物资去采购,一个个求助电话去核实最靠谱。” 他感动着别人,但更多是被感动着。“当电话接通,得知是救援物资后,对面的那一声声疲惫又真切的感谢常常让我感慨不已。”杨泽晗回忆说,印象最深刻的是,湖北十堰市的一家医院,已经“弹尽粮绝、甲胄全无”的他们在接到电话后非常激动,最后还真诚地说,“祝你新年快乐,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还有一次,武汉市江夏区一个村卫生站把捐助的口罩分发给村民后,专门用红纸写了一封感谢信,贴在村口的公告栏上。 大年初五,救援会按照原定计划,逐渐停止了大规模救援行动。“几天紧张的工作后,各种资源也基本耗尽。再加上我们不是专业的救援队伍,我们只是给专业的救援队争取5天的缓冲时间。”当晚,杨泽晗发了一条微博,一个大男孩在被窝里流泪、哽咽,“真希望,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武汉快快好起来!真想早点回到武汉,吃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喝一杯热气腾腾的豆浆啊!” 大规模的紧急救援虽然告一段落,但他们的救援行动并未完全停止。这几天,他们又把募集到的一批护目镜和隔离服,捐赠给了3家医院。(记者 柯进 通讯员 罗袁璐 彭宠)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疫情无阻碍 毕设展常在——“未来设计师云平台” 助力高校毕业设计云展
毕业作品设计展是高校毕业季的重要活动之一,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诠释自己的创作思想、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也是学校向社会展示教学成果的窗口。 为克服疫情的影响,帮助学校正常举办毕业设计展,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组委会推出“未来设计师云平台”,为高校开辟个性化“云展厅”, 实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展”,让学校及大学生在疫情期间高效、健康、绿色、顺利地完成毕业前的最后一课。组委会在“未来设计师云平台”中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学生自主上传、教师审核发布作品等功能,创新了办展模式,足不出户就可布置学校展厅,更可举办多校联展,也有效降低了疫情期间人员聚集的风险,保证了2020届毕业设计展不断档。 各省市高校联展 截至发稿时间,已有来自湖北、福建、甘肃、广东、贵州、河北、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云南、浙江、重庆的60家高校联合在“未来设计师”展出了近6600幅作品。特殊时期的云展尤其得到湖北高校的重视,共有8家来自湖北的高校参与。如湖北工业大学组织了全校与设计专业相关的工业设计学院、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工程技术学院集体参展,为全校师生及社会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院校“云展厅” 作品展示页面 此次联展虽然是在疫情期间举办,但云平台新颖的展示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辐射面更广泛等优势,得到了参展学校的好评和肯定,学校纷纷表示今后将把“未来设计师云平台”作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常态化举办课程作品、毕业设计、教师作品、多校联合等各种云展。“疫情下,未来设计师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方位云端展示平台,充分展示了设计创新、设计态度和设计品质,也为全球热爱设计的普通大众提供了观赏作品的渠道,传播了设计之真、设计之善、设计之美”,湖北工业大学王侃副校长表示;“云端相聚,心意互连,好的创意不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而得以更快分享,这是科技带来的改变,亦将是未来展览的新趋势”,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屈健教授表示; “我们意识到云端展览不只是特殊时期的应急措施,也是今后毕设展的新趋势新常态,借助于虚拟展厅,拓展时间与空间。同时作品集中存储也便于今后查阅、比较、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子卿表示。 参加此次联展的高校有(排名不分先后):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三峡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武汉商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滨州学院、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福州大学、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培正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江苏大学、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洛阳理工学院、闽南理工学院、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山西工商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苏州大学、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学院、威海职业学院、西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西南科技大学、永城职业学院、榆林学院、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工业大学、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郑州财经学院、郑州商学院、重庆工程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开展 “云展”的高校 “未来设计师云平台”服务于高校与企业,为高校艺术设计学院提供云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在线作品交易及共享知识服务;平台以时间为坐标、作品为细胞、院校为单位,为艺术、设计、传媒专业的产教融合、成果转化、精准就业,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撑及资源保障。“今天的莘莘学子、未来的主力设计师”,平台鼓励大学生“立志存高远,笃行践初心”,树立自信,开拓眼界,勇于创新,放眼未来,为成为优秀设计师打下坚实基础。
0000-00-00 00:00“ -
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九个板块”学习活动 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针对教师和家长普遍关注的“停课不停学,到底怎么学”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给出解释,“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 按照北京市教委不讲新课,不举办集体活动,围绕复习巩固知识、探究性研究性学习、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加强体育锻炼、参与家务劳动等内容要求,北京市大兴区教委通过系列举措,延期开学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广义学习,即将课内知识复习与五育并举相结合;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将学生学习与居家生活相结合;将社会平台资源与区域学校资源相结合。 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前提之下,开展“九个板块”学习活动,关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德育活动板块”培情怀 开展“德育活动塑品德”活动,通过在大兴区中小学生中开展写一篇征文《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画出心中最美天使”等活动,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疫情防控板块”涨知识 邀请“医学专家讲防控”,针对疫情发展和海量信息,邀请卫生系统专家学者,通过音频、视频、文本传授健康防护知识。 “名师教学板块”注实效 组合“名师在线讲知识”,针对北京市大兴区学情,运用网络资源,选取、定制音频、视频课,让学生在家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实效。 “精品阅读板块”增底蕴 开展“名师推荐读精品”活动,利用特殊假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优秀教师推荐书目,让学生阅读经典文章,提升文化素养,锤炼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卷气”。 “体育锻炼板块”强体质 邀请“体育专家讲锻炼”,通过专家教师,科学定制活动项目,配合视频示范,合理安排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免疫力。 “艺术教育板块”益终生 邀请“艺术大师讲美育”,定制美术、书法、音乐等艺术大师的音频、视频课,让学生以一幅画、一幅字、一首歌、一段舞等艺术形式配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创作能力; “科技创新板块”重探究 邀请“科技专家讲创新”,定制科技专家的音频、视频课,引导学生探究性研究性学习,引入学生居家完成的科技小实验,激发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创新思维,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心理疏导板块”促健康 邀请“心理专家讲疏导”,通过线上专家心智培养课堂、开设区内心理咨询热线辅导等形式,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以积极心态,共度疫情难关。 “家校协同板块”爱劳动 开展“家校协同爱劳动”活动,结合疫情防控居家特点,积极与家长配合,开展“今天我当家”,“学做一道菜”、“养好一盆花”等特色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九大板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得到家长及学生们的一致认同和好评。 好举措背后离不开专业的支持平台。针对疫情防控工作特点,北京市大兴区教委延期开学工作开展借助五个平台,全力做好保障。即“用”好市教委平台,凡市教委权威发布的视频课程,一定组织学生按时收听收看;“备”好专业网络平台,储备好《教育面对面》“空中云课堂”、“中国教研网”、“学习强国”、“学而思”、北京数字学校、京版云、中国教师研修网、“双师在线”项目平台,以备学校师生择优使用;“录”好区级平台,借助区融媒体资源,录制系列专题节目,为学校、家长、师生提供科学指导;“建”好教委平台,借助区教委教学管理、教研部门、名师名校长资源,录制与区域内学情相适应的课程,为学校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借鉴;“选”好校级平台,鼓励学校根据线上课程资源,认真筛选,制定“一校一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供给。 据悉,大兴教育两委在筹划延期开学工作中,不仅做到关注学子全面健康发展,更做到凸显人文关怀,关注好三个群体,即关心在卫生系统防控一线工作的双职工子女;关注家庭困难没有条件完成居家在线学习的学生;特别关注有过湖北武汉等疫区接触史的师生,及时为他们送去关心关爱、指导帮助。(记者:王小艾;图片来源:北京市大兴区教委)
0000-00-00 00:00现代教育报 -
山西师范大学举办“最美青春榜样”援鄂医务人员事迹分享会
日前,“最美青春榜样”援鄂医务人员事迹分享会在山西师范大学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举办。 活动邀请到3位山西省临汾市第三批援鄂医务人员——遆志聪、李霞、郭亚丹。会上,医务人员与同学们分享了“第一天到武汉的感受”“抗疫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克服方法”“抗疫期间的日常工作安排”“抗疫过程中最难忘的患者与故事”“抗疫经历带来的最大感触”等话题。他们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诠释了医务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职业情操,展现了“召必应、应必战”的家国情怀。 交流互动环节,学生代表为三位援鄂医务人员献上鲜花。全体同学表达了对榜样的感谢,并就抗疫事迹和抗疫精神的感悟进行了交流。 本次分享会由山西师范大学校团委主办,有助于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传递青春正能量,激发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去学习、行动。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抗疫英雄学习,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0000-00-00 00:00山西师范大学 -
武汉高校部署有序“重启”
武汉“解封”后,不少在汉高校也陆续开始有序安排教职工返校复岗,启动校园全面消杀,重新开放实验室。武汉高校“重启”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发布通知:从4月13日起,全校各单位逐步恢复上班状态;4月底前,校部及院系机关工作人员应全部返汉;有教学任务的教师继续线上教学,可以返汉返校;有科研任务的教师需到实验室工作的,提交申请有序返回;4月13日开始,学校机关、院系机关恢复正常办公;4月20日开始,根据科研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逐步开启实验室。通知同时提醒师生“解封不等于解防,打开城门不等于打开家门”,要求教职员工非必要不出差,留校学生非必要不离校,确有特殊原因需离校离汉的师生,应严格履行请假和相关审批手续。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发布通知,根据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近期主要工作任务,要求本单位在外教职工有序返汉,尤其是党员干部能返尽返,随时做好上岗准备。同时,各校还提出“分批分类复岗”,安全有序开放实验室。(记者 程墨)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去时千重雪 归来万里春 ——最后一支国家援鄂医疗队离汉抵京
4月15日下午3时,搭载着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的飞机由汉抵京,首都机场用民航界最高礼仪“过水门”迎接白衣战士回家。至此,最后离汉的一支国家医疗队终于平安凯旋。这标志着协和国家医疗队援鄂抗疫任务圆满收官。6名协和专家受国家指派将继续留守武汉,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 “宝宝今天又问起:妈妈怎么还不回家/我轻轻地和她说/妈妈一直在家里,这个家叫中国。”“我怪你,为什么不陪我过生日/你说,你得让更多人以后还有生日可过/于是,我为中国许下一个愿望。”……飞翔在京鄂航线的万里晴空,队员们听到为他们特地准备的惊喜礼物——由央视主播李修平、康辉等人为他们朗诵、协和人撰写的“三行情诗”。 前往接机的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带领“协和亲友团”在停机坪外翘首等待已久。队员们走下舷梯的那一刻,现场沸腾了,欢迎队伍中响起嘹亮的口号:“协和亲人,欢迎回家!英雄凯旋,为国争光!”一束束鲜花、一双双泪眼、一声声问候,无不表达着亲人重逢的巨大喜悦。 现场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代表夏莹难抑激动之情:“我们战斗在抗疫最前线,深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协和人用赤子心续写了忠贞爱国的英雄篇章!”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领队、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抒扬发言时数度哽咽:“协和医疗队不辱使命,拼尽全力,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我们成功兑现了出发时的承诺,队员们一个都不少,平安回家了!” 80天前的1月26日,北京协和医院派出首批21名医务人员加入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驰援武汉,此后又三度增援,累计派出186名医疗队队员。这是一支涉及17个专业、阵容强大的多学科团队,也是协和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支医疗队。 协和医疗队主要负责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工作。自整建制接管重症病房以来,共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109人,其中75人使用了有创呼吸机,6人进行了ECMO治疗,18人进行了96例次的血液净化治疗,46人进行了俯卧位通气,38人次使用了床旁气管镜。医疗队员们充分发扬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和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勇担使命、冲锋在前,依靠团队作战、科学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一条条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4月12日下午3时38分,当最后一名患者从协和医疗队负责的病房转出后,运行了69天的重症病房正式关闭。协和医疗队作为最后撤离武汉的一支国家医疗队,坚持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圆满完成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4月14日上午,武汉同济医院为协和医疗队举行了欢送仪式,惜别共同战斗过的战友们。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院长胡俊波深情地说:“协和医疗队是中法新城院区23支医疗队中抵达最早、坚守到最后、投入人数最多、累计收治危重症患者最多的队伍,无愧于国家医疗队的风采!” 4月15日,是协和医疗队回家的日子。在驻地送别现场,武汉市及蔡甸区各级领导、市民、志愿者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感恩之情。接送队员上班的司机师傅满眼热泪地与大家道别,志愿者请队员们在“红马甲”上写下他们的名字。前往机场的路上,汉警快骑开道,汽车鸣笛致敬,百姓夹道相送,红旗鲜艳招展,标语情真意切。队员们感受到了来自武汉人民最真挚的爱和敬意,也回馈以深情:“明年,我会再来看看武汉!我最舍不得的是病人和武汉的同仁,我们走了,但他们还要继续战斗。”“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爱上了为之奋斗过的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记者 赵秀红)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助力医患交流无障碍
近日,“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正式上线,辅助医护人员在不同的医疗救助场景下快速听懂当地方言。 “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首期覆盖武汉、黄冈、孝感、宜昌、荆州、咸宁、襄阳、黄石、鄂州9个方言片区,提供微信版、网络版、融媒体口袋书、即时翻译软件、在线方言服务、视频软件等载体形式,24小时在线咨询电话为027—59771671。 据介绍,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指导下,来自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的专家,湖北语言学专家,商务印书馆、科大讯飞公司等企业相关人员共40余人组成“战疫语言服务团”,旨在帮助外地援鄂医疗队解决医患沟通的方言障碍问题,用语言学专业知识助力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语言服务团”根据语料库统计和医用场景调研,遴选156个词和75个短句,完成湖北九地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对齐音频,制作并发布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记者 焦以璇)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教育部提醒校外培训机构:莫让家长承担企业发展风险
新华社武汉12月4日电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加紧推进,但超期收费、虚假宣传、卷钱跑路等问题仍时有发生。教育部有关处室负责人4日提醒校外培训机构,不要盲目逐利、盲目扩张,让家长承担企业发展风险。 在当日于湖北武汉召开的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校外教育与培训监管处处长徐攀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机构仍然违规经营,超期收费、虚假宣传、卷钱跑路依然屡禁不止,个别机构甚至违法面向中小学生举办全日制培训,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扰乱了教育秩序,破坏了行业形象,亟待群策群力,进一步加以规范。 她强调,“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更需要培训机构自身的努力”。 她说,校外培训机构要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要受经济利益驱使,诱骗家长超期缴费,不要盲目逐利、随意涨价,不要不顾实际、盲目扩张,让家长承担企业发展风险,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一次性收费不能超过三个月的规定,要运用现代技术,有效降低成本,稳定或逐步降低价格,要注重企业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还要从自身做起,维护行业秩序,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贡献。(记者 徐壮 胡浩)
0000-00-00 00:00新华社 -
战胜疫情离不开坚强的后方
疫情是一声集结号,众多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纷纷驰援武汉,他们逆行的身影可歌可泣;疫情是一面镜子,关爱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的“后勤保卫战”折射出团结的力量,映照出涌动在广大高校师生心间的大爱;疫情也是一场对人性的考验,艰难险阻之中,寄语奔赴一线的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的那句“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无疑是最体贴的安慰、最动情的宣言。 的确,战胜疫情离不开医护工作者,需要借助他们过硬的专业知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强烈的责任感。高校援鄂医疗队带着这样的使命,也带着谆谆嘱托与无比勇气,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带去希望与力量。战胜疫情同样离不开后方的坚定支援。正是有了后方持续、可靠而有力的支持,奔赴一线的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才能后顾无忧,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实际上,打赢任何一场战役,都是前方与后方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结果,既考验着冲锋在前的一线士兵,也考验着后方在物质与精神上的保障水平。疫情之下,全国各地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身上体现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与后方高校广大师生休戚与共、同仇敌忾的快速行动,都让人感动不已。 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纷纷从党费中划拨专项资金用于防疫工作,高校相关部门慰问支援武汉一线抗击疫情的医务人员家属,还是高校校友设立人道救助专项基金,尽己所能捐献一线紧缺医疗物资,都为战胜疫情提供了重要支持,都是一种感人至深的爱的守护。正如报道中所说“你在前线驱魔,我从八方驰援”,如果说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者,那么在后方驰援的高校广大师生则是最称职的后勤保障部队,他们的积极声援与无私付出同样令人感佩。 前方与后方的彼此支持,发生在武汉与全国高校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之间的动人故事,见证了高校广大师生、全国教育系统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的积极行动与坚定信心。这场疫情,让我们看到了高校附属医院医护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不畏艰难的果敢决绝,看到了高校广大师生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也看到了教育系统在战胜疫情过程中所迸发出的磅礴伟力。只要我们携手共进,相信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也一定能早日取得胜利!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相关APP日活跃用户数上半年涨幅达46% “云学习”更加个性化
在湖南省江永县第三小学,唐永珠老师正通过“空中课堂”教学生学习女书。 田如瑞摄(人民视觉) 上海市格致中学的老师何刚在录制高一年级的地理课。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新疆阿勒泰边境管理支队吐尔洪边境派出所民警通过“网课”传授法律知识。 王友波摄(人民图片)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开明中学老师方晶在家中带着孩子通过直播平台上体育课。 王昊摄(人民图片) 随着全国各地学校开学,线下教育机构逐渐回暖,防疫期间获得大发展的在线教育出现一定程度的退潮效应。专家表示,在线教育应力戒浮躁,深耕产品和内容创新,让教育方式更加个性化、智能化,从而走得更稳更远。 线上学习成了新习惯 在北京工作的王薇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天吃过晚饭后,都会打开平板电脑上一款名为洪恩识字的APP,用半小时教她4岁的孩子认字。“之前因为疫情,孩子没法上培训课,就买了这款软件,没想到孩子挺喜欢,玩着就学会了很多汉字。”王薇说,现在孩子每天放学后仍通过平板学习汉字。在她看来,线上教育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方式。 如今,湖北武汉的英语老师曹薇和学生的交流多了另一种方式——在线APP。通过一款名叫“一起小学”的APP,她可以和学生约定英语绘本、故事的阅读时间,用听说练习、配音等方式在线互动,并根据系统智能评估有针对性地备课。 防疫期间,在线教育迎来巨大发展。在“停课不停学”政策引导和推动下,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积极布局“空中教室”,全国2.82亿名在校生转向线上课程。在线教育企业、平台也积极参与,按学校教学计划提供免费线上课程,并因此获得新的发展契机。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在线教育行业的日活跃用户数量从平时的约8700万升至今年春节后的1.27亿,涨幅达46%。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防疫期间,在线教育在维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稳住民生基本所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国经济韧性,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互联网应用。 “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不是一种互相对立的方式,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薛二勇表示。 关键是提升内容服务 《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学校有序复课,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有所回落。有媒体调查发现,进入“快车道”的在线教育在运行中暴露出照搬线下教学模式、网络运行不稳定、软硬件支撑和应用程度低等问题。 专家表示,线上学习需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课堂教学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应探索适合在线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因地制宜施教将是未来模式。 中国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中国K12在线教育市场调研及用户消费行为报告》认为,未来在线教育品牌如何整合运用师资、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资源,打造全流程、封闭式、定制化的个性化教育体系,将是各个品牌发力的一个重点。这不仅是某一品牌赢得广大用户市场的砝码,也是未来在线教育甚至整个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线上线下真正“融起来” 从发展趋势看,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将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主流模式。对于面临退潮效应的线上教育,如何留住用户成了一大现实问题。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融合化在线教育,构建线上线下教育常态化融合发展机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不仅是教育形式的变化,更是教育实质的改变。”薛二勇认为,从教育内容看,既要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又要做到适合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和可接受度,真正实现智能化、个性化;从教育评价看,人工智能等技术将通过一系列自动记录式评价,及时诊断学生学习状况并做相应调整,以确保评价的准确、科学、有效;从教育改进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一系列证据,发现并证明学生是否有进步、学到什么程度,以此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对在线教育平台而言,需整合好线上线下资源。从去年开始,洪恩教育开始将数十年幼儿园教学经验、研发生产的教材、教具等线下业务与多学科的线上产品业务进行整合,如今每款APP都配备了丰富的阅读材料、绘本、教材、卡片、点读笔等。“孩子既可以线上互动,又可以在线下进行沉浸式学习,还帮助幼儿园改造了一些传统教学模式。”洪恩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池宇峰表示,公司未来将继续整合师资、技术、服务等资源,打造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幼儿在线教育体系。 专家建议,随着相关部门不断规范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内容监管、市场准入等制度,各地学校可逐步探索将优秀在线课资源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实现更高目标的教育培养和产出。(记者彭训文)
0000-00-00 00:00人民日报海外版 -
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
为做好“稳就业”工作,切实帮扶湖北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教育部4月8日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一帮一”行动充分考虑了学校办学类型、就业工作特点和受援高校需要。首批确定48对高校开展帮扶行动,支援高校包括34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含3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4所省属普通高校、1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北受援高校包括8所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含7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0所省属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帮扶行动时间定为2020年4月至9月,并将根据疫情防控安排适时调整。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将在充分协商基础上,明确帮扶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建立起“六共”帮扶机制。一是共享就业岗位信息,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共享网络招聘平台、联合举办网上招聘活动,并在掌握岗位需求信息和大学生求职意愿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等实现人岗匹配、精准推送,帮助受援高校毕业生获取更加丰富、更加精准的就业信息服务。二是共同开拓就业渠道,支援高校帮助受援高校开拓就业市场,引导属地就业资源等向受援高校延伸,并动员校友企业、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等面向受援高校招聘,积极接收受援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是共同加强就业指导,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共享双方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线上咨询,共同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题培训等,组织就业指导教师联合培训,帮助受援高校提升就业指导能力。四是共用优质教学资源,支援高校向受援高校毕业生开放相关教学资源,为受援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践机会,支持开展毕业设计(或论文)和毕业实习,帮助受援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五是共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支援高校向受援高校毕业生开放“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等众创空间,共同组织开展创业辅导、创业训练、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为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六是共同提高就业管理水平,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通过召开远程会议等多种方式,分享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工作理念和方法,共同做好疫情影响下的毕业生就业统计和权益保护等工作,切实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目前,48对高校已全部完成对接工作,正在共商制订帮扶协议。下一步,教育部将及时启动对湖北省其他高校的对口帮扶工作,并将定期对帮扶行动实施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及时总结帮扶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推广富有成效的对口帮扶模式和做法。附件:第一批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一帮一”行动名单序号 受援高校 支援高校1 武汉大学 北京大学2 华中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3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4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理工大学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7 华中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8 中南民族大学 复旦大学9 湖北大学 中山大学10 武汉科技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11 三峡大学 重庆大学12 长江大学 同济大学13 江汉大学 西南大学14 湖北工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15 武汉工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6 武汉纺织大学 东华大学17 湖北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18 武汉轻工大学 中南大学19 湖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20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 湖北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22 湖北医药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23 湖北经济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24 武汉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25 湖北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26 武汉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27 湖北文理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28 湖北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29 湖北科技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30 黄冈师范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31 湖北理工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3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33 荆楚理工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34 武汉商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35 汉江师范学院 浙江师范大学36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37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江南大学38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长安大学39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船政职业技术学院40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41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42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职业学院43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44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45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46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47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48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0000-00-00 00:00教育部 -
与父亲一起奋战火神山的日子
徐子扬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大四学生,湖北黄梅人。从大年初一起,他便和父亲一起奋战在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战场上。2月3日医院建成,他和父亲一起被安排到奓山宾馆隔离两周,截至目前,二人身体一切正常。 回想起热火朝天的那十几天,徐子扬仿佛做梦一样。 一切都要从除夕夜的那场“争吵”说起。徐子扬记得很清楚,除夕夜刚吃完饭,父母亲就争吵了起来。事情起因于:武汉火神山医院紧急建设,需要征调父亲前往武汉进行技术支援。父亲没有和母亲商量就答应了,初一一早就要出发。 徐子扬知道,这对母亲来说是个难以接受的决定:母亲乳腺癌晚期正在化疗,3岁的小妹也需要人照顾,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武汉看起来那么危险。 母亲哭了,小妹也跟着哭了,求父亲不要去武汉。父亲心软了,答应不去武汉。 徐子扬没说什么,悄悄地跟父亲一起走出了房间。“爸,你应该还是要去武汉吧?”徐子扬并不相信父亲对母亲的承诺。 “是的,国家要求10天之内完成医院建设,我必须要去。”父亲坦白了。“可是妈妈和妹妹怎么办?武汉那边很危险的。”徐子扬担心地问。 “她们可以到你大伯家过年。公司项目这边没我不行,我必须去。至于病毒,到了武汉注意防护就行。”父亲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 “那我跟你一起去吧,如果出事了好歹有个照应。”徐子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确定要去?现场很艰苦,也很危险,你还是待在家里陪你妈妈和妹妹吧。”爸爸不太确定。 “她们在大伯家没事的,我陪你去吧,能帮一点是一点。”徐子扬说。“行,那早点睡,明早8点出发。”一锤定音。 这一夜,徐子扬辗转难眠。 早上又是一场拉锯战。发现父亲要走而且带着儿子一起走,母亲更是坚决阻拦,妹妹也抱着他们的腿不让走。可既然决定了,拦是拦不住的。临上车时,父亲转头对母亲和妹妹说:“放心吧,不危险,忙完就回来。” 在徐子扬的印象里,父亲一直是个很严肃的人,几乎从未流过泪。而这一天,徐子扬看到父亲哭了。 一路疾驰。进武汉前,检查人员最后问了一次:“你们确定要进去吗?进去了就出不来了。”“好的,明白。”父亲回答。 进城后,往日熟悉的武汉让徐子扬突然有种不知所措的空荡感:因为一场疫情,偌大的武汉,空空荡荡。而当徐子扬和父亲到达火神山时却是另一幅景象,人山人海,热火朝天。 徐子扬明白:战斗,开始了!他迅速穿上工装和反光衣,戴上头盔与口罩,换上工地雨靴,进入建设现场。 徐子扬的父亲负责重症病房,每天早上6点起床前往现场,凌晨两点回来。天还没亮,闹钟和电话又催着他赶到施工现场。而徐子扬每天跟随父亲的项目组,递工具、搬物资,帮忙做一些技术、施工和传达信息的工作。 “每晚回去的时候,大家都会感觉特别冷,不是因为温度低,而是因为连续工作了16小时,衣服已经从里到外湿透了。”徐子扬回忆。在山上,他常常望向火神山左边大桥下那风景优美的一池湖水。 在这些难熬的日子里,亲戚长辈们的视频电话,也让徐子扬安慰、安心。“他们说我们这些在特殊时期顶在第一线的人了不起,说我们父子是英雄。其实,真正的英雄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面临死亡的危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徐子扬说,是对这个国家的爱,对这片土地的爱,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的爱,“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因为热爱,仅此而已”。(记者 董鲁皖龙 通讯员 余江涛)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 -
上海首份2021届毕业生就业协议签约武汉
10月12日,编号为0000001号的2021届 《上海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在武汉签订,签约双方分别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李翀和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李翀是武汉人,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感情。他说:“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更加坚定了在武汉发展的决心。我想为家乡做点事,而中南建筑设计院在这次抗击疫情中的出色表现,让我看到了国企的责任担当。因此,我把它作为毕业求职的首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在汉国有大型设计院,临危受命,一个月内累计完成包括雷神山医院在内的38个抗疫项目,主编、参编《呼吸类临时传染病医院设计导则(试行)》等多项相关导则、规范与指南。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李翀选择前往中南建筑设计院建筑综合设计院(BIM设计院)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他不仅认真完成了带教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较为全面地了解了设计院的项目工作流程,更深深地感受到了新时代国企的使命与担当。 近日,2021届毕业生就业推进工作正式启动,李翀第一时间向中南建筑设计院投递了简历。因为他在暑期实习期间出色的综合表现,中南建筑设计院向他发出了“创意星”免试offer(就业意向书)。李翀说:“我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学,在实际工作中历练真才实干,力争早日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优秀结构设计师,为家乡湖北的建筑技术、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记者任朝霞 通讯员黄艾娇)
0000-00-00 00:00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