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来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么教?开展情景教学,建设学习共同体,制定教学评价体系……来自京、苏、冀、蒙四省市的高中校各有新招。日前,“首届新高考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主题教育论坛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举办,来自京、苏、冀、蒙四地近20所高中校及教科研单位的百余名校长、专家,就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育人本领展开探讨。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做了《课堂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专题发言,并分享了教学实践案例。他认为,推动课堂变革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社会变革和对学习者的研究。“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方向、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指明了方向,但它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他还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提出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强调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做中学。

当前,一些高中校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老师在课堂上重视使用信息技术而不能引发学生思考,个别老师只会讲题不会讲课,学生自学能力和表现能力差等。河北省清河中学校长钱明安深入分析了这些不足背后的原因,并分享了他们的做法。为了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清河中学提出了“三三五”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教要发挥好导、讲、评三个作用,学生的学须将学、思、议、展、练五种行为相结合。

对此,北京市月坛中学和内蒙古敖汉旗新惠三中也进行有效探索。月坛中学提出了“智慧教学3+3”的课堂教学观,强调上课初始教师要有3句百科式引人入胜的开场白,结束时设有3句耐人寻味的结束语。新惠三中则从建设学习共同体等方面,寻找课堂教学的有效突破点。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丁利则强调,核心素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她指出,高考命题重在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老师要善于用高考改革引导教学变革。(记者 赵艳国 通讯员 张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