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请哪位同学来讲台讲一讲?”“我们来做个比赛……”10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八小学四年级(2)班,语文老师全婧正在上一节古诗词课《王戎不取道旁李》。黑板是多媒体屏,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平板电脑与多媒体屏相连接。这节课,全婧一直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分组表演,很少讲述,学生们却在欢声笑语、掌声阵阵中把整篇课文学深、学透。

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八小学的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进行课堂学习。

这是目前宁夏中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一节将创新素养融入课堂的课程。如何开发、养成学生创新素养,破解青少年基础知识牢固,但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难题?

2015年起,宁夏率先在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创新素养教育;2018年宁夏在全区初中及以下学段全面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五年来,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宁夏中小学学生的科学素养、艺术鉴赏力、学习兴趣等名列全国前茅,教师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竞赛中取得佳绩,中小学课程丰富了、课堂变活了、孩子们更爱学了,宁夏教育的未来也自此而变。

“在课堂中,我们把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课前请学生先行自学,带着问题来到课堂;课上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老师,则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陪伴者、引领者,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全婧告诉记者。对于课堂的转变,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家长们也非常欢迎。“我发现教学模式转变后,孩子各种能力都有了提升,不仅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因为是小组式教学,和同学相处也更融洽了。”家长余翠萍说。

据了解,为纵深推进创新素养教育,这五年,宁夏一方面聚焦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三大核心要素,将创新素养通识教育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转变从教者思想,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学校办好家长学校,让家长真心赞同学校的改革,真正配合教师的教学,形成了校内校外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的合力,让创新素养教育顺利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宁夏深刻把握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学前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直观具体的思维和初步的动手能力;小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初中注重培养学生“敢想”“敢做”的创新人格、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学段、每一个学科都彰显创新素养教育的要求。同时,充分发挥中考作为创新素养教育“指挥棒”的作用,在2018年的中考改革中,对科目设置、组考形式、命题质量、赋分办法、综合素质评价等进行了系统重构,将体育变为独立学科,将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实验“三选一”变为“三门考”,引导广大师生在提升创新素养教育水平上下足功夫。

因为实施创新素养教育大力提升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有了时间发展更多兴趣和爱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学生课业负担重、身体素质下降这一现象,我们尝试利用课堂上节约出来的时间,有计划、多方面地把学生感兴趣的、健康而有活力的运动、舞蹈、音乐等引入校园,让校园充满时尚和朝气。”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八小集团校校长曹鸣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