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联合发布了《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

据悉,《报告》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民生四个领域,对我国平衡发展进程进行监测,旨在反映我国平衡发展成就,揭示平衡发展中的不足,为我国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供图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介绍,2018年我国平衡发展指数为53.29,“十三五”以来上升了3.57;经济、社会、生态、民生领域均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就,特别是社会领域平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对我国总体平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贡献率由2016年的32%提高到2018年的53%。地区不平衡程度略微缓解,城乡不平衡程度整体呈现稳步缩小态势。

此外,《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持续上升,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平衡程度持续向好。农村消费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快于城镇,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二是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三是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新基建”助力经济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强,互联网蓬勃健康发展,信息鸿沟不断缩小。四是蓝天保卫战稳步推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五是我国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长,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我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逐年上升,平衡发展指数持续稳步增长;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人口出生时预期寿命逐年上升。

但同时,《报告》也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一些新情况需要引起重视。(记者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