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古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瑞革、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艺术总监、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及艺术参赞莫睿女士、埃及大使馆文化教育科技参赞乌麦伊麦·迦尼姆教授、日本大使馆文化教育书记官菅原孝介先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马燕如、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深圳培训部(NGTC国检教育)主任徐军、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岳、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展览处处长罗利君、国检教育特聘专家、国际珠宝历史与传承研究院院长史永等出席了研讨会。

此次活动从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出发,结合中国、英国、埃及和日本等国家博物馆教育的精彩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赵古山先生在致辞中说道:“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开展学习。近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进一步健全了馆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教育讲求方法、讲求因材施教,今天的孩子已经有很多必修课,在此基础上做出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课程形式,让博物馆资源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被孩子们吸收、被老师家长们接纳,是我们文博人与教育人的责任和追求的方向。”

为响应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进一步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国检教育联合审读、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走!去博物馆学历史》通识读物以及书籍配套的动画视频、线下课程,成为响应文件精神的一个“大博物馆教育”组合案例。会上,专家们对该读物进行了探讨。赵古山先生认为该读物呈现了各民族的灿烂文明,展现出了它们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研究价值。

国检教育特聘专家史永先生作为该读物的主编,介绍了该读物的特点。 专业教育团队精心编撰,横贯各国,博古通今:该套读物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选取了世界著名博物馆的各历史时期或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精美文物,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文物背后的鲜活历史。世界上的奇趣珍宝、五千年的好玩历史、不可不知的百件文物:书中有阿契美尼德的神兽格里芬,有我国古代的神兽龙凤;有古埃及的鹰,也有我国镇守金库的神秘豹子。有大英博物馆的古罗马浮雕和古希腊王冠、埃及国家博物馆的图坦卡蒙月亮船项链、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花鸟铜镜、金沙遗址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横贯古今、放眼全球。用生动的语言、风趣的故事,介绍世界大历史,大文科知识:有故事的博物馆珍宝,文物不再严肃乏味,历史也变得非常有意思。通过故事引导孩子对历史的兴趣,让孩子们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放眼世界,进行对世界的启蒙认知。

该读物由专业博物馆教育课程研发团队精心编撰,耗时两年,从文到图细致打磨,最终将专业的知识、引人入胜的故事、精美的高清图片呈现给大家。史永先生表示:“博物馆教育重在‘通’字,文物是文明史和艺术史的载体。博物馆教育中最核心的价值是挖掘文物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跨越不同文明、不同时空、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现在各种教育概念琳琅满目,但我相信博物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怎样选择文物、怎样将深入的研究内容充实到具体项目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