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彭康哲学讲坛”第三期学术报告在线上举行,西安交大人文学院哲学系马文保教授主持报告会。

高校干部培训中心_“彭康哲学讲坛”第三期学术报告在线上举行" alt="高校干部培训中心_“彭康哲学讲坛”第三期学术报告在线上举行" width="700" height="400"/>

  本期讲坛的报告人为吉林大学教授贺来,是我国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名专家,为吉林大学人文学部学部长、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社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吉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哲学专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贺来本次报告直击“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否存在哲学维度”话题,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贺来引用巴利巴尔在谈论马克思哲学问题所遇到的挑战时说的话:“这里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困难,马克思的理论思想不是作为一种哲学出现,而是体现为对哲学的替代多次出现,体现为一种非哲学,甚至是一种反哲学,它也可能是近代最大的反哲学。”他提到,把马克思的理论思想概括为“反哲学”,并非是没有来由的随意指控,而是有着形式和内容上的双重依据。从形式上看,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可以发现,马克思哲学没有建构以往哲学那样由“纯粹”的哲学概念和范畴所建构起来的哲学思想体系,即使在人们公认的马克思“成熟时期”的著作中,我们始终找不到用以往哲学话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系统的哲学文本,找不到与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可相比较的哲学话语系统,也很难找到以往哲学所系统讨论和关注的诸如本体论、形而上学、认识论等问题域。相反,我们能看到马克思在不同社会科学的话题中深入浅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内容上,马克思在其著作汇总,有着诸多明确的“否定哲学”“消灭哲学”和“超越哲学”的论述。例如,在《黑格尔发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批判德国的政治实践派时说道:“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诸如此类的说法还出现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卡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此外,西方哲学史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几乎无视马克思,或者给予马克思与其它哲学家相比极为不相称的篇幅。甚至,在第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除了拉不里奥拉和普列汉诺夫之外,其他人都把哲学从马克思思想中清除了出去。而第二国际的一些理论家也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实现了从“哲学”向“科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它为社会历史运动所提供一种普遍的、必然的“科学规律”,它抛弃了一切“哲学幻想”,克服了全部哲学的形式和内容,把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变成了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历史科学”。因此,“哲学”对马克思来说是一个贬义词,是与马克思的理论无关的“前科学”和“非科学”的累赘。

  贺来认为,这些认为马克思“反哲学”的观点给马克思哲学的合法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一是如果马克思理论体系中没有哲学维度,甚至是反哲学的,那么,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将面临一个“自我证成”的难题和困境,马克思对“人的解放”的信念,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规范性基础等问题将无法理解;二是如果承认哲学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维度,就必须回答“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究竟体现在哪里?”“在何种意义上,马克思是‘非哲学’或‘反哲学’的?”这是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合法性必须要做的工作。

  针对这两个挑战,贺来通过分析哈贝马斯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论述,来解释马克思的“非哲学”或“反哲学”实际是把哲学视为一特殊知识领域的哲学观,从而得出马克思的“非哲学”就是要向传统哲学观提出挑战和非难。此外,贺来还进一步对哲学的本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从侧面来支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反传统的新哲学的理由。他认为,哲学是在与现实生活的双向循环中推动人的自由解放的特殊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要求我们重建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且通过这种重建,马克思实现了从特殊知识领域向特殊人类活动的哲学观的转变。此外,他认为对一切抽象形而上学的观念和抽象力量的批判才是哲学的基本任务,这便是作为新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

  贺来在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转换与哲学新的自我理解的话题中对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升华。这次讲座不仅为我们揭示了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哲学维度所面临的挑战,还让我们领略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流学者反驳这种挑战的睿智见解。

  讲座结束后,贺来和部分听众进行了问答互动,并分享了吉林大学哲学系的发展历史、重大事件、著名系友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经验,为西安交大哲学系的学科建设提供建议与参考。